今日关注:什么事,让中国外长说这么重的话?
相信很多人都接过这样的电话:对方用深沉的语气,说你涉嫌洗钱,请把钱转到某账户配合调查;或者用激动的语气,告诉你中奖了,不过要先交点手续费……
(相关资料图)
这样的电话,难免有人会当真,特别是一些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和一些与社会脱节的老年人。有的人因此失去了青春,有的人因此受罪于晚年;有人倾家荡产,有人妻离子散,甚至因为自责想不开,选择自杀。
百姓深恶痛绝的,就是必须打击的,哪怕他躲在国外!
此前,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访问缅甸期间,就郑重地向缅方提到了网络诈骗:“缅甸边境地区长期盘踞电信网络诈骗团伙,严重侵害中国公民利益,中国民众对此深恶痛绝。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决心严厉打击。”
(外交部网站消息截图)
新华社发布的加上标点符号在内182个字的消息中,用了“长期盘踞”“严重侵害”“高度重视”“深恶痛绝”“严厉打击”等字眼,话说得不可谓不重!
外长讲话内容很丰富,态度很坚决。这一表态既凸显了问题的严重性,更体现了中国政府关切群众利益的拳拳之心。
这段话,也是多少国人的心声啊。
近年来,缅甸边境的电信网络诈骗,算得上臭名昭著。
有些中国年轻人投身其中,其实是被“高薪工作”骗过去的,过去之后发现走不了了,被强迫用编好的话术以恋爱、投资等名义进行电诈,俗称“杀猪盘”。要走就得赔付高额“键盘磨损费”“地板费”……赔钱就能走还算好的,再看看真实又痛心的案例:
今年4月,陈先生从缅甸回到昆明。他说,16岁的儿子想在假期打工挣点钱,被网友以“高薪工作”骗到缅甸,强迫从事电信诈骗。孩子好不容易偷偷发信息联系上了家人,当陈先生赶到缅甸时,却没找到孩子,只能无奈回来。“孩子说骗不到钱就被电棍打”“身上打得乌青”。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1年8月28日)
事实上,近年来,还有更多的“小陈”被犯罪集团殴打、勒索,以剁手指、剪耳朵等方式残忍虐待,甚至残害致死:
据媒体报道,张浩曾是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留学生,去年6月,他成功应聘一家境外电商公司的翻译岗位,结果被骗子带至边境偷渡到缅甸,转手卖给缅甸的电诈公司。张浩说,如果被发现想逃跑,“电击和铁棍算是最客气的了,有的人被剥夺睡眠,整个人吊起来几天几夜不许合眼,还有的人在反抗时被剁掉好几根手指。”
这就是长期盘踞在缅甸边境地区的电诈犯罪集团令人发指的罪恶行径。
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声势里,饱含着国人对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强烈呼声。
电信网络诈骗在国内也一度猖獗。
但随着公民个人信息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2021年个人信息保护法、2022年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相继出台,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被提到了新的高度,以法治骗的步伐大大加快。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2年9月2日)
境内猖獗的电诈得到遏制,电诈集团开始向境外转移。因为相关原因,缅甸一些地区成了电诈犯罪集团的首选之地。
最近几年,这些地方涉诈人员猛增,还冒出多个“电诈园区”。在一些地方势力的庇护下,电诈犯罪集团打着高薪招聘的幌子,诱骗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去合伙从事诈骗活动。
为将被困中方人员解救回国,长期以来,我国相关部门付出了艰苦努力。在云南边境州市,多地公安机关派出工作人员,在云南边境重点地区建立工作专班,持续开展劝返工作,最大限度压减境外窝点作案人员。
就在几天前,中国驻缅甸大使馆通报,多名中国公民近日被以“高薪聘请”为由诱骗偷渡至缅甸妙瓦底地区,被要求从事电信诈骗活动。中国驻缅甸使馆接到求助信息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协调缅警方开展营救,有关人员安全获救。
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多年来,中国与缅方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跨境警务合作,双方联手破获了不少大案。但基于种种原因,缅甸边境地区依然长期盘踞着电信网络诈骗团伙。
新华社的消息说:“中方要求缅方采取切实措施,协调各部门继续推进中缅泰联合打击行动,并及时解救被困中方人员。”
不是“希望”,是“要求”!可见中国的坚定决心。
天下苦网络诈骗久矣。令人宽慰的是,缅方表态,“愿同中方加强执法安全部门合作,严厉打击边境地区网络诈骗等违法活动,维护边境秩序。”
我们有理由期待!(记者 文渊阁)